最近两场主场比赛带来的体验,令人感到难得的轻松与自在。回想起来,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。

自从三年前恢复正常的赛程之后,我们在联赛中的比赛成绩似乎一直压在心头,挥之不去。哪怕是在2023赛季,我们一度为排名第三的成绩而雀跃,甚至还在赛季初登顶过。赛季中段的时候,我们与榜首之间的分差也不过5分。
5分的差距,看似是追赶的希望,却也足够让人焦灼。对手的微小失误或许就能给我们带来机会,与如今3.5分的距离更是如出一辙。
或许正因为如此,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,每一场比赛都让人备受煎熬。即便是2023年那场主场德比遭遇惨败后,大家的期待也未曾减弱,只是助威喊得少了,心中的紧张却未曾放下。
不过,这一次的两场比赛却有点不同了。
4场3分的差距更像是在等一个奇迹——对手需要接二连三地犯错,而我们自身则必须保持零失误。这种情况下,看球时居然多了几分释然,当马纳法失误、特谢拉冲动、阿苏埃对抗略显笨拙时,竟然有忍俊不禁的笑意。
有人说我心态不好,我却并不认同。我只是没有再去计算“几连胜就能争冠”这样的梦想,而是找回了几年前在虹口轻松看球的状态:比赛只是一场聚会,胜利则是一份额外的欣喜,没有期待,也就没有失望。
比如打梅州那晚,我甚至劝身边的朋友不要关注稍晚进行的对手比赛,让我们认真享受属于当晚胜利的简单快乐。
尽管很遗憾,我没能劝动多少人。
周五晚上18点的比赛时间别有一番滋味。
下午的雷雨过后,气温并未明显降低,空气中依旧透着一丝闷热。下班后赶往球场的路上,竟然遇见了久违的彩虹。群里的球迷们一路上纷纷与彩虹合影发朋友圈,朋友递给我一个赛百味,也算在路上匆忙解决了晚饭。
其实这不是本赛季第一次遇到工作日下午18点的比赛,但这次的心境却与早春时节的那场大相径庭。彼时还怀着满腔的希望,而这次则多了几分洒脱。
开场并不平稳,虽然我们先进了一个补射,但几次失误险些让对手扳平比分。最终打出6-1的结果,更像是迷惑人的数据——稍差一点的运气可能在25分钟内就已是1-1的局面。
比赛最让人感叹的画面出现在下半场60分钟,申花一次性换上了包括三位现役国脚在内的四名球员。
这一动态让社交媒体评论区炸开了锅。毕竟在此前几场比赛中,首发球员尽显疲态,而那些在替补席上跃跃欲试的人却没能得到机会。
最终,6-1的大胜还得益于这些替补球员带来的新鲜活力。青年球员们用不懈的跑动彻底拖垮了对手,紧接着一连串的进球让胜利变得顺理成章。
有趣的是,当比赛接近尾声时,北看台的球迷试图发起久违的人浪。然而,最后的互动并未成功。身后的朋友调侃说,现在这座位也坐不满,就这么赢一场,还想着搞人浪?
我倒觉得无大碍,尤其是看着赛后管理层喜笑颜开的合影,更是感到一切都顺其自然。
比赛的结果并非我们能完全掌控,但球票、球衣和周边的钱却是我们实实在在掏出去的。所以,不要用他人的过失来惩罚自己,尤其是你为之付出了金钱的娱乐体验。
在联赛中感受如此,在亚冠的比赛中更不必有过多负担。
假日的比赛时间,让我有机会和许多许久未见的朋友聚餐。在朋友圈中,不同风格的看球合影铺天盖地。比赛的上座率意外地高,有超过三万人到场。即便这是一场整体预期不高的赛事,也足够让人感到欣慰。
八万人体育场内,各种球衣让人目不暇接。除了申花历年款的球衣,甚至还能看到欧洲俱乐部和其他国内外俱乐部的装扮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一位穿着横滨水手球衣的球迷坐在邻近的看台。横滨水手本赛季表现不佳,与申花相比虽有5座联赛冠军,却陷入保级泥潭。
比赛难言精彩,尽遣主力的申花面对轮换对手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,唯一能被记住的可能是阿苏埃下场时宛如街舞一般的动作。
身后的球迷难掩激动,破口大骂几位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球员。我则平静地离场,毕竟在赛前的小游戏中,我已经成功预测了1-1的结果,心满意足。
晚上20点15分开始的比赛,唯一的遗憾就是散场时间过于逼近地铁末班车。从八万人行至地铁站的距离,总比在虹口时走到三号线多了几分劳累。

人生如此,球场亦然。猜中也好,未中也罢,各有自己的缘由,各怀不同的期待。